由巴西联邦政府、武装部队和航空航天领域代表组成的技术小组将研究巴西开发自主卫星定位系统的可行性。这个提案涉及极高的复杂性和成本,旨在评估巴西对其他国家控制的定位、导航和时间系统(例如美国运营的GPS系统)的依赖所带来的风险。
忠进了解到,该技术小组通过巴西航天计划发展委员会第33号决议正式设立,由总统安全事务办公室(GSI)部长马科斯·安东尼奥(Marcos Antonio Amaro dos Santos)签署。根据这份文件,研究工作应在7月14日起的180天内完成。专家小组将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一份包含研究结果和建议的报告。
巴西国家航天局(AEB)也参与了这个小组。该机构的项目组合管理主管罗德里戈·莱昂纳多(Rodrigo Leonardi)表示,该项目的目标是识别关键障碍,并了解开发国家级系统所面临的技术和财政挑战。“我们将努力了解开发自主系统的利与弊,”他解释说。
全球主要的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系统。此外,还有一些区域性系统,如印度的NavIC和日本的QZSS。这些系统合称为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飞机、船只、应用程序以及工业和军事系统中。
设立巴西技术小组的时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巴西商品加征50%关税的时期重合。这一关税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议,有人担心美国可能在贸易战中切断巴西的GPS信号。然而,AEB的莱昂纳多表示,这两者之间并无关联。“这只是社交媒体上的一些不可信的谣言。设立巴西自主研发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小组的讨论早已进行多时。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美国官员表示要限制巴西使用GPS信号。”他还补充说,即使在极端情况下GPS信号受限,也有其他类型的卫星定位系统可作为备用,而当前许多设备已经能接收来自多个全球定位系统的信号。
巴西利亚大学(UnB)教授兼自动化与机器人实验室(LARA)负责人吉欧瓦尼·博尔赫斯(Geovany Araújo Borges)确认,技术上确实可以人为地降低某个特定区域的GPS信号质量,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极低。“这样做甚至会损害美国在巴西的利益,比如物流和交通行业,”他指出。
他还表示,巴西有足够的技术人才来独立研发本国的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研发预算上的限制。“我们的问题不是缺乏专业人才,而是缺乏资金以及将其作为国家长期政策推动的战略规划,”他说。“虽然这一步骤来得有些晚,但设立这一小组有助于启动一个战略性的讨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