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大蚊子生物工厂WolbitolBrasil在库里蒂巴(Curitiba)启用,该工厂于7月19日正式开始运营。它将大规模生产接种了沃尔巴克氏体细菌的埃及伊蚊,这种细菌能有效阻断登革热、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
据忠进了解,这些“有益”的蚊子将被送往疾病高发城市,以帮助控制疫情和流行病。工厂目前有约70名员工,每周可生产高达1亿枚蚊卵,足以满足大城市需求。初期生产将专供卫生部使用。
工作原理是: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细菌的蚊子到环境中,它们与当地伊蚊交配并将细菌传给后代,大大降低了它们传播虫媒病毒的能力。
该方法自2014年在巴西测试,先后在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的图比亚坎加(Tubiacanga)和尼泰罗伊(Niterói)的胡鲁胡巴(Jurujuba)地区推广。根据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Fiocruz)的研究,处理地区登革热病例减少了96%。
这种技术不牵涉转基因蚊子,被认为安全可持续。然而,作为其他控制措施的补充,需要民众的合作。
研究显示,沃尔巴克氏体在地球60%昆虫体内自然存在,但埃及伊蚊体内没有。科学家自2010年代初成功在实验室引入细菌,无需改变蚊子DNA。
在埃及伊蚊体内,沃尔巴克氏体阻止病毒繁殖。这种方法已在14个国家或地区使用,是科学界对抗虫媒病毒的重要投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