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美之间的港务费之战于10月14日开始,双方相互征收高额特别港务费,但中国规定四种情况可豁免缴纳。目前已有美国船舶被收取超过170万美元的特别港务费,相当于约1210万元人民币。其中,美国籍集装箱船“马特森威基基”号的德国船东为让该船停靠上海港而被迫支付了这笔巨额费用,突显了中美两国提高港口费用所引发的混乱和高昂成本。
这艘拥有4870个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虽不算特别庞大,其净吨位为30224吨。中国针对停靠中国港口的美国相关吨位,每净吨收取56美元的费用,作为对华盛顿当天对中国吨位征收每吨50美元费用的回应。
该船将很快穿越太平洋返回长滩港。
中国海事局正在对首次停靠中国港口的船舶收费,并通过中国的“单一窗口”平台提交新的与美国有关联的船舶信息报告表,对船舶的所有权、船旗和运营细节进行核对。
中国已决定免征中国建造的船舶的新费用,从而大幅减少需要缴纳新港口停靠费的船只数量,但涉及美国所有权的模糊条款成为一个复杂问题,导致一些航运公司董事会中的美国董事辞职。
中国将目标锁定在那些拥有实体中美国人士持有25%或以上股权、投票权或董事会席位的船只上。
船舶经纪公司在一份周报中警告称,这可能会让一些主要油轮运营商陷入困境,其中许多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新出台的中国费用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对贸易模式、船队部署以及油轮收益产生重大影响。
希腊经纪商Xclusiv Shipbrokers的研究人员表示,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针锋相对的港口费用对等措施使两国经济陷入“螺旋式海上征税”,有可能扭曲全球货运流量。Xclusiv在最新周报中指出:“航运已从全球贸易的中立通道转变为国家治理的直接工具。对于船东和租船人而言,驾驭这一新的监管战场可能很快就会像穿越任何海洋一样复杂且代价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