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亚洲共报告95起海盗和武装劫船事件,同比激增83%。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情况最为严重,两地合共占全亚洲案件的84%,共计80起,几乎是去年同期的四倍。
在这80起事件中,有一起发生在马六甲海峡,而其他79起发生在新加坡海峡,其中77起发生在东向航道,两起在预警区,另一起发生在西向航道。
这半年内的95起事件中,有两起发生在公海,其余93起发生在沿海国家的水域内,属于武装抢劫事件。其中,92起事件中实际登船,另有三起为未遂案件。
大部分案件属于“机会型”抢劫,犯罪分子通常选择登上船体较低、航速较慢、防御较弱的船只,采取“抢劫后逃逸”的方式,攻击性较低。
报告未详细说明事件增加的具体原因,但指出在95起事件中,较轻微的第三级和第四级案件明显增加,分别占40%和4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和10个百分点;第二级案件保持在八起。目前还未发生最严重的第一级案件。
根据ReCAAP网站的描述,第一级事件中,歹徒人数多且常携带枪支或利器,船员可能遭受殴打或绑架,船只或货物受到严重损失。第二级事件中,歹徒较少,部分携带枪支,船员可能遭遇短暂胁持,财物如现金被抢。第三级事件通常为小规模歹徒,尽管可能持有武器,但船员未受伤,部分未能成功实施抢劫。第四级事件最轻微,歹徒未携带武器,船员安全,歹徒通常在被发现后空手逃跑。
报告还指出,在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发生的80起事件中,超过一半(52%)发生在航行中的散装货船上,而90%的案件未导致船员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