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巴西总统卢拉在中国北京参加第四届中国—拉共体部长级会议时发表讲话。他直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在美国支持下实现发展的”,强调全球南方国家需要联合合作,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卢拉多次公开表示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的不满,认为这些政策不利于全球和平与繁荣。他指出,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仍未实现可持续发展,认为这些国家直到与真正强大的经济体达成投资协议后才能实现“运转起来”的状态。因此,他称赞中巴关系的密切为“对未来世代有益的榜样”,再次强调支持多边主义,认为只有建立更加公平共享的国际秩序才能实现全球和平。在与习近平主席共同出席的记者会上,卢拉表示,当前是中巴关系“前所未有地重要”的时刻,并指出中巴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关键,特别是在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世界与可持续星球的命运共同体”方面。
卢拉在访华期间与中方签署了36项双边合作协议。他强调,多年来国际秩序急需深刻改革,全球变得更不可预测、不稳定和分裂。卢拉呼吁中巴联合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并强调捍卫多边主义是一项紧迫而必要的任务。他强调中巴关系的密切程度,并指出尽管两国地理位置相距甚远,但两国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
第四届中国—拉共体部长级会议汇聚了来自30多个拉美与加勒比国家的代表。在论坛期间,卢拉和习近平主席就多个议题达成共识,共同批评当前以美国主导的混乱国际秩序。卢拉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和高额关税措施从未真正帮助任何国家实现发展,反而阻碍了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中国宣布将向拉美国家提供总额约为660亿元人民币(约合9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信贷支持,并承诺进一步扩大自拉美地区的进口规模。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愿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携手共进,强调中国与这些国家同属“全球南方”,拥有共同的独立传统、发展权利与公平诉求。
卢拉呼吁拉美国家加强区域合作,联合中国推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公路、铁路、港口与输电线路。他强调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决于各国之间的协调能力,而非单一外部援助。在技术领域,卢拉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应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呼吁更公平的技术共享。他还建议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应由拉美或加勒比地区女性代表出任,以促进多元与性别平等。
在本届论坛上,中国承诺推动与拉美国家扩大免签国名单,进一步拉近彼此民间往来。中国还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贷款和交易机制,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为一些债务高企的拉美国家提供新的金融缓冲空间。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拉共体国家的贸易总额达515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近15%。中国已成为拉美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场之一,尤其在农产品、矿产与能源领域。卢拉在演讲结尾强调,必须共同努力与愿意共建共享世界的伙伴合作,否则拉美将继续被边缘化。卢拉此次访华不仅展示了巴西对多边外交的坚持,也传递了拉美国家寻求自主发展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