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港口迎来了丰收季节。根据Container Trade Statistics(CTS)的统计数据,全球上半年集装箱运量达到了9350万TEU,同比增长4.5%。几乎所有主要区域的进出口集装箱量均有增长,引发全球前30大集装箱港口的总吞吐量增长了991万TEU,同比增长4.4%。在这些港口中,只有香港港和高雄港的吞吐量出现下滑。

全球前30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据了11个席位,特别是中国大陆港口,多个港口的吞吐量再次创下新高,不受关税战影响。中国港口增加了与欧洲、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地的贸易往来。CTS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发往北美的集装箱量微增0.8%,而运往欧洲的集装箱量大幅增长了9.7%。

东南亚和南亚港口在全球前30名中占据了10个席位,虽然大多数排名在11至30之间,但近年来吞吐量增速较快,排名也在上升,表明在供应链转移过程中,这些地区的港口在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中的重要性正在增加。

前十名港口都属老牌,分别为上海港(1)、新加坡港(2)、宁波舟山港(3)、深圳港(4)、青岛港(5)、广州港(6)、釜山港(7)、天津港(8)、杰贝阿里港(9)、巴生港(10)。鹿特丹港和香港港相继跌出前十名后,前十名的排名趋于稳定。

前五大港口的增速比第6至10名的港口更为迅猛,增量均超过100万标箱,广州港的增长量为98万标箱。全球前六大集装箱港口增量最大,显示大港在全球集装箱运输中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宁波舟山港同比增长189万标箱,是所有上榜港口中增量最大的。而其国际竞争对手新加坡港也出乎意料地同比增长7.2%。双子星联盟将丹戎帕拉帕斯港确定为转运枢纽后,新加坡港加强了与其他海运联盟和船公司的合作。

香港港的吞吐量和排名继续下滑,而高雄港也遭遇同样命运,已跌出前20名。这两大港口成为转运港后,随着中国大陆和东南亚港口的崛起,中转货量一直在下滑,未来恢复难度较大。

美国三大港口洛杉矶港、长滩港和纽约新泽西港似乎对关税战置若罔闻。上半年,亚洲运往北美的集装箱量同比增长8.2%,这主要是因为在不确定的关税政策下,零售商囤货和企业抢运导致了异常旺季。然而,下半年,美国港口可能面临不景气局面,根据全美零售联合会(NRF)的预测,今年美国的进口总量将下降5.6%,最后五个月集装箱进口量将下降17.5%。

返回新闻列表
相关文章推荐
巴西达物流查询

中国——巴西全程实时轨迹跟踪

青岛忠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