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9日开始,巴西里约热内卢市正式设立了新的行政区划——西南区。这一变更经市议会批准后生效,直接影响了超过110万名居民,尽管其中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他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新的区域内。
根据巴西“G1”网站9月11日的报道,西南区包括21个街区,如伊坦汉加(Itanhangá)、雅卡雷帕瓜(Jacarepaguá)、巴哈达蒂茹卡(Barra da Tijuca)、上帝之城(Cidade de Deus)等。这些街区之前并未被正式纳入旧有的西区。
据悉,设立西南区的目的是填补里约市地理区划上的空白,并突出该地区的特殊性,因为这里既有边缘人群聚居区,也包括重要的旅游和生态保护区,尤其是城市的两大滨海街区——巴哈达蒂茹卡和雷克雷奥多斯班代兰特斯(Recreio dos Bandeirantes)。
里约市政府表示,这一调整不会直接影响纳税人,税率、公共服务和相关登记将保持不变。然而,专家提醒称,新的区划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和城市规划产生影响。
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UERJ)教授古斯塔沃·马塞多·波伊斯(Gustavo Macêdo Poeys)指出,城市区划是一种可以直接影响房产价值和租金的工具,但相关法案并未详细说明新区划可能带来的预期好处。他呼吁政府更多倾听公众意见,以确保新区划在城市交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社会平等方面带来实质改善。
随着新规定的出台,里约热内卢市目前共有南区、北区、西区和西南区四大行政区划,外加一个非正式设立的中心区。中心区在历史上曾是战略要地,如今更像是文化、商业和金融的中心,而非地理意义上的核心。
西南区的居民对这一变动寄予了希望。居住在巴哈达蒂茹卡街区附近的餐厅服务员卡洛斯·恩里克·弗雷塔斯(Carlos Henrique Freitas)表示:“也许这将带来更多基础设施,改善交通。现在我每天凌晨4点出门上班。”
此外,居民们希望新的区划可以使公共政策更具针对性,以改善该地区面临的实际问题——尽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并未能同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