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巴西一些企业开始实施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允许员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时型”自由调整工作时间,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工作状态需求,既包括“早起的鸟”也包括“夜猫子”。
据忠进了解,Everymind公司的管理人员拉埃尔特·诺盖拉(Laerte Nogueira)从上午11时开始工作,因为该公司采用了名为“生理节奏工作”(chronoworking)的考勤模式。这一模式允许员工按照个人生物钟“时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时间。根据这种模式,员工可以在生物钟活跃的时段高效工作,无论是早晨还是晚上。
圣保罗联邦大学(Unifesp)医学院教授、睡眠研究所研究员瓦尼娅·达尔梅达(Vânia D'Almeida)指出,大多数人属于“中性型”,没有明显的时间偏好,早起或晚睡都能适应。
这种灵活的工作模式在海外较为流行,现在也在巴西多家公司实施。该模式通常需要与远程办公模式结合。Everymind公司的人力与文化副总裁爱德华多·努内斯(Eduardo Nunes)表示,员工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时间,但需要与上级、团队成员和客户沟通和协调。该公司的500多名员工中,近90%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提升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
专家认为,这种工作模式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前提是尊重员工的“时型”偏好,并确保他们保持规律、健康的睡眠习惯。
巴西热图里奥·瓦加斯基金会(FGV)研究员兼教授佩德罗·卡马戈(Pedro Camargo)认为,关键在于员工能否按时交付成果,而不仅仅是工作时间。他指出,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减少心理疾病,提升员工的协作能力。
Everymind副总裁爱德华多表示,这一工作模式给公司带来多重益处: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平衡工作与生活;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员工参与度和积极性;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增强员工多样性和包容性。
人力资源专家雷纳托·阿门多拉(Renato Amendola)指出,疫情已经证明,工作效率更多取决于专注力、明确的目标和使命感,而不仅仅是僵化的上班时间。“在大城市,通勤常常需要花费数小时,日常工作会使人感到疲惫,这种灵活的工作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然而,要真正推广这种模式,需要不断发展和更新相关法规,特别是巴西的劳动法。”